-
(通讯员马春花报道)“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保障。为了进一步增强全体师幼的防震安全意识,提高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10月15日上午12:00,石河子市第一幼儿园精心组织了一场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精心筹备,筑牢演练根基。为了确保演练活动的顺利开展,幼儿园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明确各岗位职责。演练前一周,幼儿园制定了详细的演练方案并下发至全体教职工,组织大家学习,明确各自职责和流程。同时,后勤保障组对所有疏散通道进行了检查和清理,确保畅通无阻,并准备好了警报器、扩音器等物资,为演练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实战演练,提升应急能力。预警避险,争分夺秒,随着第一声警报响起,代表“地震发生,就地避险”。各班教师立即停止活动,迅速组织幼儿采取正确姿势避险。在活动室里,教师引导幼儿双手抱头,迅速躲到桌子、玩具柜等坚固物体下方或旁边,降低身体重心,保护头部和颈部。教师们巡视全班,安抚幼儿情绪,避免幼儿哭闹或随意走动。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幼儿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迅速做出了正确的避险动作。
疏散撤离,有序进行。第二声警报响起,意味着“主震结束,开始疏散”。各班教师立即组织幼儿有序撤离。教师们在队伍前方和后方带队,全程提醒幼儿双手抱头、弯腰、快速、安静地前进。按照预定疏散路线,幼儿们从最近的安全出口撤离,疏散引导组人员在各关键位置指挥,确保疏散秩序。在疏散过程中,幼儿们虽然有些紧张,但在教师的引导下,都能够按照要求行动,没有出现拥挤、推搡的情况。
集合清点,确保安全。幼儿们撤离到指定的室外安全集合点(如操场空旷处)后,各班教师立即组织幼儿双手抱头蹲下。随后,教师们迅速清点本班幼儿人数,并立即向现场指挥组报告:“X班应到XX人,实到XX人,报告完毕”。救护保障组对“受伤”或有不适反应的幼儿进行及时处理和安抚,确保每一位幼儿的安全。
总结反思,持续改进提升。演练结束后,总指挥对本次演练进行了全面总结,肯定了演练中的优点,如全体师幼反应迅速、疏散有序,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部分低龄幼儿在听到警报声时出现紧张、哭闹现象,影响了个人及小组的疏散速度;少数幼儿在撤离过程中,未能严格保持“护头、弯腰”的规范姿势,存在嬉戏、打闹的情况;演练结束后,对幼儿的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环节较为仓促,未能充分缓解部分幼儿的紧张情绪。
法治副校长和社区工作人员对师幼在防震应急疏散演练中的表现给了很高的评价和认可,同时,法治副校长还对全体师幼进行了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电诈等安全教育。
通过此次防震应急疏散及消防演练,幼儿们对自然灾害有了直观认识,基本掌握了“双手护头、弯腰低姿、快速撤离”的核心避险动作,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强化。同时,演练也验证了应急疏散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明确了各岗位教职工的职责分工,提升了协同作战能力。教职工们在演练中熟悉了疏散路线和引导方法,能够有序组织幼儿撤离,有效避免了拥挤、踩踏等次生风险的发生。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石河子市第一幼儿园将以此次应急疏散演练为契机,继续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幼儿园里快乐、健康地成长。
举报